一場“未知游戲”正在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啟幕。這場名為《未知游戲》的展覽由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主辦,曾玉蘭、顧佳君擔任策展人,呈現陳陳陳、胡偉、李亭葳、王拓、辛未、徐文愷等藝術家的個人作品,以及由關懷家互助網絡、流體愈學(殷艾雯、趙蒙旸、趙伊人)、潘燕楠參與的定海橋特別項目“辭「海」游戲”。
展覽以“未知游戲”之名展開,延續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于2019年展開的《假裝游戲》展覽項目中對“游戲”主題的探討。策展人介紹,“未知游戲”展覽進一步呈現藝術家們對現實世界的觀察與反思。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溝通距離的無限縮小使人際關系變得愈發微妙,形成了一種“一切人鏈接一切人”的“新叢林”狀態。藝術家陳陳陳在封閉空間中呈現的裝置《不殺之恩》正是影射了這種臨界狀態。受電影中經典“求生”鏡頭的啟發,陳陳陳采取實景拍攝的方式,將高空作業員懸掛于高約34米的高塔之上,并以飛行器對該場景進行拍攝。觀眾在觀看“塔”頂之時,可以看到九個微型的“命懸一線”的人。
胡偉的作品《父親:“明天不要再去跟老板叫板,先想想他到底要什么。”》中,藝術家通過對不同勞動主體的采訪和跟蹤式的拍攝,以半虛構的方式討論了經濟與倫理的交織關系。在這件作品里,通過不同勞動主體的內心獨白,呈現從經濟學視角對工作、家庭、愛等事物的價值判斷,也把問題引向了更深層次的關于自我認知的問題。
“浮園遺夢:廣州兒童公園遺址”是藝術家辛未2019年的創作項目,圍繞著一座已經消失的兒童公園展開,包含了多組(件)作品。由于挖出了南越王宮的遺址,建立在遺址之上的兒童公園被拆除,而后原地建立起了南越王宮博物館。一座兒童的“樂園”消失于另一座成年人所津津樂道的文化“樂園”的建造之時,似乎無足輕重,似乎又舉重若輕。藝術家以“廣州兒童公園遺址”來命名這個項目,帶著一種仿佛重回“樂園”的游戲態度。
“無論虛構、隱喻,還是角色設定、扮演,或者是對現實情境的重新編排,以及對歷史、當下的復雜編碼,都展開了一場場‘游戲’之下的建構和獲取。他們的工作在力圖不斷拓展藝術邊界的同時,也緊緊關聯著當下關于‘人’的更為具體化的敘事。”策展人表示。展覽以“未知游戲”為名鋪展開,藝術家們看似游戲化的探索將觀眾帶向更具實驗和可能性的未知。
展覽將展至2021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