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化展覽、聽科普故事、品“意園”香茶……剛剛過去的周末,我市實行延時閉館的文博場館,吸引了大批游客傍晚前來“打卡”,無論是博物館還是紀念館,游客們都樂在其中,享受著公共文化服務的便利。 紅色展覽參觀火爆 前日下午5時30分,記者看到平日已“打烊”的天津博物館依舊燈火通明,游客有序進館參觀。延時閉館期間,天博4、5層展廳正常對外開放。“紅色記憶──天津革命文物展”最受歡迎,該展覽全景再現海河兒女的奮斗百年路。來自哈爾濱的王丹是個博物館迷,一家三口每到一個城市都要到博物館參觀,得知天博延時閉館的消息,她特意約了這個時間段來看展覽。“延時閉館政策十分親民,尤其是在夏天,這個時段基本不用排隊,觀展體驗很好,孩子看這個‘紅色記憶’展覽,觸動很大,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王丹說。 延時閉館帶動了天博文創商品的銷售,在“紅色記憶”展廳出口處,記者看到一個展柜上擺滿了與本次展覽相關的文化衍生品,剛參觀了展覽的市民荊博涵被眼前的文創產品吸引,購買了一枚印有金湯橋圖案的冰箱貼,“這個冰箱貼造型別致,是數字100的模樣,做工也很精細,具有紀念意義。”天博文創部負責人魏鶴告訴記者:“紅色文創產品今年銷售非常火爆,我們免費提供與此次展覽相關的10款印章供游客‘打卡’使用,也開發了一系列有特色的紅色文創產品供游客選擇。” 志愿講解吸引觀眾 天津自然博物館此次延時閉館時間截至晚上8時,除2、3層展廳安排的免費講解服務,“V博士”課堂、3D影院播放的影片也吸引了觀眾。來自北京的劉女士此次一家三口出行,也是第一次來到天津自然博物館。傍晚6時之后還能現場預約進館讓她非常意外:“延時閉館政策對外省市游客來說非常便利,能更加高效地利用時間,并且展廳還有免費的講解服務,收獲很大,3D影院的效果太棒了,孩子看入了迷。” “我是天津自然博物館的志愿講解員李婷,接下來我們要參觀的是‘家園生命’展廳……”簡單的開場白后,李婷帶領游客走進美麗的“地球家園”,了解地球的故事。說起該館首次延時閉館,李婷難掩激動:“延長開放時間對志愿者和觀眾都是好事。志愿者可以提供更多的講解服務,觀眾也能更深入了解大自然的奧秘。”李婷從事志愿講解已有5年,但自家博物館的“奇妙夜”還是讓她很興奮,“我今天一早就到館里,準備一天的講解工作,陪著博物館從白天到夜晚的愿望終于實現了。這種開放形式使博物館更加親民,外地觀眾也都點贊。” “意園茶社”品茶論藝 為豐富市民夜間文化生活,李叔同故居紀念館“意園茶社”日前開張。昨日下午,記者走進這里,看到游客們品茶論藝,享受著獨特的寧靜與愜意。從山西來津探親的劉瑤此行收獲頗多,她告訴記者:“從小鐘情歌曲《送別》,隨著年齡增長,對這首歌的詞作者李叔同產生了濃厚興趣,在弘一大師故居唱這首歌曲,別有一番韻味。” “意園茶社”取名于李家當年的生活場所,屬故居文化的一部分。李叔同故居紀念館館長沈巖告訴記者:“‘意園茶社’是博物館拓展延伸體驗的一個項目,通過品茶憶往事、茶道演示、穿漢服體驗等多種方式,以茶會友,暢談人生感悟,不斷豐富觀眾的參觀體驗。觀眾坐在這樣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場所,在樹下,一邊品茶,一邊觀賞著故居建筑,感受不一樣的故居‘下午茶’。”(本報記者 劉茵)
天津市部分文博場館延時閉館 紅色展覽參觀火爆
2021-08-19 16: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