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騰訊狀告老干媽案,刷爆各大社交平臺,引起各界人士廣泛關注,也讓吃瓜群眾大飽口福了一次。
6月30日,騰訊方表示,2019年3月,騰訊與老干媽公司簽訂了一份《聯合市場推廣合作協議》,騰訊方投放資源用于老干媽油辣椒系列產品推廣。說白了就是給老干媽打廣告,再次提高老干媽在大眾視野中的亮相程度。但是,現在問題來了,騰訊已按照協議完成推廣相關義務,但是說好的推廣費卻一直沒有到賬,這讓騰訊摸不著頭腦。
仔細一想,感覺不對勁,覺得老干媽是想“賴賬”。于是騰訊啟動法律援助,把老干媽告了。說是老干媽欠我高達1600多萬元的廣告費一直不給,希望公檢法能給我個公道。
誰能想到,這場官司竟然如此順利,老干媽的賬戶瞬間被凍結了1600多萬元的資金。可笑的是,老干媽竟然隔了很長時間才回應這件事。并發表“騰訊被騙了”的公告。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有人冒充“老干媽”,跟騰訊簽訂所謂的《聯合市場推廣合作協議》。而且是團伙作案。如假包換的老干媽根本不知道有什么推廣協議,也沒有和騰訊有過任何合作。這也算是和騰訊第一次正式打交道吧。
7月1日,經調查,貴陽市公安局雙龍分局做出了解釋,其發布通報稱在騰訊和老干媽事件當中,初步調查結果顯示是三個人偽造了老干媽公章并冒充老干媽市場經營部經理,對騰訊進行了詐騙,目前詐騙三人已經被刑拘。
這樣事情就變得有意思了。僅僅兩天的時間,事情就來了個360度的大轉變。
通過整個事件來看,老干媽穩賺,騰訊為老干媽做了一次大大的慈善推廣。
但是仔細一想,整個事件仿佛過于平淡。
從騰訊一開始爆出老干媽“拖欠”廣告費,到老干媽賬戶被凍結,老干媽沒有表過態,是老干媽在私下進行調查,還是等待事件的發酵,直到感覺事態成熟,才跳出來澄清自己?現在來看不得而知。而且整個事件似乎發酵的還不夠成熟,但足以讓社交流量 爆炸了。畢竟雙方一個是中國互聯網巨頭之一,一個是中國油辣椒產品翹楚。
就在大家都在對這件事進行討論時,字節跳動副總裁在個人頭條號也談及了一個關鍵問題:這次事件調查過于簡單,甚至可以說是調查都懶得去做了。原文如下:
“基礎事實都沒有調查清楚,就可以直接啟動公檢法手段,竟然還成功凍結了對方1600多萬元!說明這家公司已經形成了用公檢法打擊一切不利于它的日常思維,而且簡化到連調查都懶的去調查了。”
就連互聯網界的大咖也在吐槽這件事了,說明事情并非真的那么簡單。
騰訊和“假老干媽”簽署協議,真的是那么容易的嗎?3個人就可以把騰訊的推廣部門給忽悠了,是騙子手段過于高明,還是被騙者意識太差。
協議義務騰訊都已經履行完畢,老干媽還不知道自己已經上了飛車(在QQ飛車個別場景中有老干媽的推廣信息),正在趕往人生的下一個巔峰。這種“被巔峰”大家是不是也想體驗一把?
就算騰訊要告狀,雙方都應該享有知情權吧。結果是在老干媽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己就被凍結了1600多萬元的資金。這種情況應該給公眾一個解釋吧。
做推廣就是為了提高企業、產品知名度,為了擴大銷量,最終實現更多的營利。在騰訊履行整個協議過程中,假老干媽是否詢問過推廣效果,或者根據市場情況做推廣計劃的小調整?難道3個人得到因簽署推廣協議而獲得了在推廣活動中配套贈送的網絡游戲禮包碼后,就只顧非法倒賣游戲禮包,不顧其他了嗎?有時候廣告運營商比較喜歡這種客戶,但是別忘了,錢還沒到手,騰訊方就不覺得奇怪嗎?
事情表面已經澄清,騰訊承認被騙,以加雞腿的勁頭做了輿情公關,并已“憨憨”的態度自嘲。
現在來看,整個事件好像一場微電影,只不過演員演技一般。
最終結果,老干媽穩穩地賺了一次推廣,騰訊做了一只“憨憨鵝”。
到底是有人策劃,制造輿論進行一次危機營銷,還是一場沒有劇本的微電影,大家隨意發揮,對于劇情發展,一直被蒙在鼓里。
如果真的是制造輿論進行營銷,老干媽在此次事件中,該不該給騰訊一筆勞務費呢?
這個答案,沒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