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的高速發展,老舊小區的基礎設施老化和破損已嚴重影響了居民們的生活質量。為進一步改善老舊小區的居住環境,提升居民生活質量、提升小區使用功能、創造優美環境,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城市建設工作,社區認真聽取群眾和居民的意見,對包括城鎮舊小區改造作出全面部署,不斷滿足轄區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4月22日,在鄭州市委網信辦和鄭州市管城區宣傳部領導及相關負責人的引領下,我們來到了管城區已有二十多年歷史的紫荊小區和清真寺街道。平整寬敞的水泥路,重新鋪設的排污管道,顏色統一的居民樓,干凈整潔的小區環境,簡約實用的健身路徑,貼上了保溫層并粉刷一新的樓房墻體,“蝶變”后的紫荊小區和清真寺街道讓人耳目一新,昔日看著難受、住著堵心的老舊小區在實施改造后,以靚麗容顏與居民見面。
據管城區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城市道路綜合改造工程中,管城區將以打造“整齊、有序、舒適、愉悅”城市環境為目標,遵循“兩個優先、兩個分離、兩個貫通、一個增加”(即行人優先、非機動車優先,機非分離、人非分離,人行橫道貫通、非機動車貫通,增加人行過街設施)的設計理念,秉持凝練作品、打造精品的工匠精神,有序開展試驗設計段道路改造工作。
一座城、一幢樓、一條街、一戶人家、一磚一瓦、一茶一飯。不知你是否還記得管城區的它們,曾經是什么模樣?如今它們又是哪副面孔?跟隨鏡頭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通過綠化修剪優綠、利用荒地增綠、開墻透綠等改造,讓小區三季花開,四季常綠;
這里的道路翻新、污水管道更新、外墻和樓梯間刷新、便民設施增新等改造,讓小區出現新面貌;
通過施劃設停車位、行車線,安裝充電樁,清除死角等改造,使小區整齊美觀;通過強弱電線隱藏、捆扎、入地和安裝小區倉房“一戶一表”等措施,治理空中“蜘蛛網”,方便居民生活;
關注廢棄荒地、小公園、轉角等微小場所,增設小游園、小廣場、文化一角等,營造富有人情味與活力的微空間環境;
為人民服務才是此次“行動”的主要目的!如今,無物業公司服務的小區,將依托社區統一成立業主委員會進行居民自治管理,其環衛保潔由環衛市場化的服務公司進行管理,確保改造后的小區環境干凈、整潔。
小區孩童們的一張張笑臉正是城市發展中小小的見證。正坐在小花園里曬暖的老大爺迫不及待地跟我們說:“我們這個紫荊小區本來就是一個大集體,人還多。這一次次的改變,真正離不開的是政府和轄區領導對我們的真切關懷。以前總覺得除了家里也沒處去,現在我和幾位年紀大的老兄弟們相約在這‘后花園’里嘮嘮嗑,真是再舒服不過了!”
古老的紅墻綠瓦是歷史的記憶,嶄新的設計更為城市穿上了“新衣”。街邊變得整潔漂亮,綠色的盆景和花壇生機盎然。這個城市正在變化,你發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