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夜晚已經由涼轉冷,但天象劇場依然熱鬧非凡,尤其是幾顆行星都不乏看點。其中水星和金星這兩顆地內行星相聚在清晨的東方。剛過沖日的火星亮度可達-1.6等,觀測條件良好。而木星和土星則在天空中的位置越靠越近,19日的木土合月非常值得關注。流星雨方面,金牛座北流星雨和獅子座流星雨都將在本月迎來極大。
11月11日 水星西大距
“雙11”這天,水星將迎來今年最后一次大距,這是一次出現在日出前東方低空中的西大距。
水星的公轉周期僅為88天,對于地球上的觀測者而言,當它每個周期內出現在太陽東、西兩側達到最大角距離時,就是大距。由于水星公轉軌道的偏心率較大,每次大距時它與太陽的角距離會在18°至28° 之間變化,但是水星的觀測條件并不完全取決于角距離。
如果大距期間水星的赤緯高于太陽,那么對于北半球中緯度地區來說,觀測條件就很好,即將發生在11月11日的這次西大距就是此類情況。當天水星剛過下合日僅16天,與太陽的角距離也只有19°。但由于水星的赤緯較高,對于北緯40°地區來說,當天日出時,水星地平高度可達17°。以北京地區為例,5 時17分水星升起,距離民用晨光始還有1小時10分左右,有比較充足的時間欣賞和拍攝水星。
水星在本次大距時可達-0.6等,比它高一點的角宿一只有1等左右。這片天區最耀眼的金星亮度可達-4等。大距兩天后的11月13日,殘月會來到這片天區附近,先與金星相合,14日清晨將會與水星相伴。屆時將迎來拍攝金水伴月的好時機。
11月17日 獅子座流星雨極大
獅子座流星雨極大期間輻射點位置示意圖(北京天文館供圖)
作為一個偶爾會出現大規模爆發的流星雨,獅子座流星雨很早就引起了人類的關注,由此它也被冠上了“流星雨之王”的美名。獅子座流星活躍在深秋時節,每年11月中旬迎來極大。
通常年份里,它的 ZHR只有10到20。但在其母彗星55P/Tempel-Tuttle上次回歸的1998年,ZHR短時達到了上百顆,屬于流星暴雨級別。隨后的2001年,獅子座流星雨再次活躍,而且有很多火流星出現。 55P/Tempel-Tuttle彗星的回歸周期約為33年,如果將這一周期和爆發聯系起來,那近十幾年我們可能很難再觀測到流星暴雨了。但如果恰巧地球經過此前彗星回歸留下的塵埃團中心區域時,獅子座流星雨的流量還是有可能出現小幅增加。
根據目前的預報,今年的極大出現在北京時間11月17日19 時。獅子座流星雨的輻射點午夜前后才會升起,后半夜至黎明是它的可觀測時間。對于我國的觀測者來說,17日和18日的午夜至黎明時段都可以嘗試觀測。
11月19日 雙星伴月
2020年11月19日黃昏木星和土星雙星伴月示意圖(北京天文館供圖)
在太陽系中,木星和土星是質量最大的兩顆行星,公轉周期分別是11.9年和29.5年。在天球上,它們相對背景恒星的運行速度非常緩慢。大約每20年我們有機會欣賞到“木土相合”,而這正是2020年歲末天象的重頭戲之一。
這次兩顆行星“最近”出現在12月21日,11月中下旬它們的角距離已經只有不到4°了。19日傍晚,初五的月亮將會來到這片天區附近,雙星伴月雖然談不上精彩,但也會吸引很多人的目光。當天木星非常明亮,可達-2.7等,而淡黃色的土星則要暗淡很多,只有0.6等左右。
11月30日 半影月食
北京時間11月30日下午至傍晚,將發生一次很難被我們察覺到的半影月食天象,這也是12月14 日日全食天象的前奏。如果一次月食過程中,月球始終不會進入地球的本影,而是從半影中穿過,那月面亮度的改變就不會很明顯。多數情況下,半影月食還不及由于大氣透明度不好時造成的月球亮度變化。
這次半影月食開始于北京時間15時30分,結束于19時56分。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觀測到帶食月出, 東部地區月亮升起得更早,觀測條件也更好一些。這次的食甚,也就是月球進入半影最深的時刻是在17時43分,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更接近地球本影的一側月面要更暗一些。(人民網科技)